不急着进入正题。先动手完成一个小程序:
设计一套简单的服务开启关闭程序,每次开启或关闭都得打印服务当前的状态:
class Server(object): def __init__(self): self.status='stop' #初始状态 def start(self): #开启服务 if self.status=='running': #执行服务前检测当前状态,根据状态不同做相应处理 print("the Server was running,dont't need to start") else: print('starting the Server') self.status = 'running' def stop(self): #关闭服务 if self.status == 'stop': #执行服务前检测当前状态,根据状态不同做相应处理 print("the Server was stop,dont't need to stop") else: print('stopping the Server') self.status = 'stop' def restart(self):#重启服务 self.stop() self.start()
测试结果:
很简单的就把问题解决了,由于我们这是在python的交互式界面下操作的,那么是针对于py文件,在操作系统下以脚本运行的方式输入【python py文件名】命令就运行呢?这就得稍微有点难度,不过也不是不行,就是运行了没有任何结果:
这虽然没报错,但是没有任何输出对吧?这样的程序等于废的了,之前说过,有个sys模块,可以通过sys发送指令,并让系统执行,那么我们导入sys模块并用argv方法捕获命令看看:
捕获到了我们输入的test,好办了对吧?我可以直接在后面输入start,stop等命令,让服务执行相应操作了,稍微改动下代码是可行的:
既然这样可行了,但是我们想优化一下,因为假如说是一个大型项目,难道每一个命令我们都要手动输入一遍,并调用吗?是不是觉得这就不行了,完全违背了python的简洁优雅宗旨了吧?那么有没有具体的优化方案呢?
利用字典,在字典内做一个命令到方法的映射,瞬间就把效率提升了对吧?但是,我想你应该看到了,当调用的并不是方法的时候会报错,你说我再加一层if判断一下就行啊或者改代码就行啊对吧?这些都还不是主要的问题,如果在字典定义时,如果不慎将方法名或者属性名输入错误呢?那么程序就不行了啊对吧?这就和前几篇里的从游戏《绝地求生-大逃杀》了针对面向对象编程一个原理了对吧,那么那一篇里使用面向对象解决的,这里也是吗?喂喂,我这里就是面向对象啊,就是用的类在解决问题啊,那么这里到底怎么办呢?主角终于登场了(终于进入正题了,你们看着也累,其实我也觉得累)
使用什么方法呢?用hasattr和getattr搞定:
前面hasattr已经说过是判断属性是否存在类里,如果存在则返回True,反之返回False,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这个类存在这个属性(而这个属性就是我们输入的字符串名),那么就获取到对应的属性的内存id,后面个括号表示实例化。问题解决了吧?
还有右边的为什么已经启动过一次关闭服务会提示已经关闭,因为代码初始的时候self.status='stop',命令每次运行都是从头开始的,并不是连贯的命令,所以出现这情况(感兴趣的自己去优化了,这个问题在本篇博文里不是重点)
那么你想,加入我要传入一个参数呢?又怎么搞呢?
赋值给一个变量就行,括号内传参。其他代码大体不变,不过今天的重点不在这,而是在类外层定义一个方法时,通过特使的方法让非类里的方法能调用类里的方法和属性,这个效果觉得有点不切实际是吧?但是使用setattr是可以的,并且还可以实现刚才的传参功能
import sysclass Server(object): def __init__(self): self.status='stop' #初始状态 def start(self): #开启服务 if self.status=='running': #执行服务前检测当前状态,根据状态不同做相应处理 print("the Server was running,dont't need to start") else: print('starting the Server') self.status = 'running' def stop(self): #关闭服务 if self.status == 'stop': #执行服务前检测当前状态,根据状态不同做相应处理 print("the Server was stop,dont't need to stop") else: print('stopping the Server') self.status = 'stop' def restart(self):#重启服务 self.stop() self.start()def test(name): #测试方法,注意不在类里,这里的name表示是可以传参的, print('this is a test') print('by:%s'%name)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: s=Server() if hasattr(s,sys.argv[1]): getattr(s,sys.argv[1])() #获取实例的方法并调用 setattr(s,'test',test) #绑定到一个非类下的方法 s.test('yang') #传入值并返回
测试结果:
是不是瞬间觉得很屌啊?注意这里有个共识,这个test方法和类的start等方法有区别的对吧?那么怎么显得没有什么区别呢?还有怎么调用类里的方法呢?
先看看setattr的使用方法:
那么我们试着改下看看:
import sysclass Server(object): def __init__(self): self.status='stop' #初始状态 def start(self): #开启服务 if self.status=='running': #执行服务前检测当前状态,根据状态不同做相应处理 print("the Server was running,dont't need to start") else: print('starting the Server') self.status = 'running' def stop(self): #关闭服务 if self.status == 'stop': #执行服务前检测当前状态,根据状态不同做相应处理 print("the Server was stop,dont't need to stop") else: print('stopping the Server') self.status = 'stop' def restart(self):#重启服务 self.stop() self.start()def test(self,name): #self参数表示自身,为了和类里的方法统一 print('this is a test') print('the status [%s] was by %s looked'%(self.status,name))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: s=Server() if hasattr(s,sys.argv[1]): func=getattr(s,sys.argv[1]) func() setattr(s,'test',test) s.test(s,'yang') #括号里的s则是self,因为并不是类的方法,所以直接写自身
测试结果:
成功了对吧?这个功能是不是有那么一点想装饰器啊?是的,确实挺像的,可以为定义好的类动态的扩展功能。
有扩展那么肯定有删除啊是吧?有吗?有的,delattr:
但这里却出错了,为什么,我删start删不掉啊,想想为什么?我这对象是s对吧?是Server的实例化对象,start是类的方法对吧?只是被s实例化后得到的方法,所以报错,那如果我删status可以不?
果然可行,报错提示的是不存在叫【status】属性名
那么你说我可以直接删类的方法不?就刚才报错没删掉的?试试看:
果然可行的。
好的,那么hasattr,getattr,setattr,delattr的实际用法就是这样,很实用的对吧?在实际开发中会经常用到的。像这种类似装饰器对类进行增删扩展操作的方法就叫反射。这就是本篇博文的主题。
这四个内置方法在前面就提过的,相关的总结也就不提了,本篇博文是作为对四个内置函数的巩固的。